技术文章

Technical articles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流程

周边传动刮泥机的常见故障诊断与处理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10-16点击次数:132
  周边传动刮泥机是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核心设备,主要通过周边驱动装置带动刮泥臂旋转,实现污泥收集与排出。其故障多集中在驱动、传动、刮泥系统及行走机构,需遵循“故障现象观察→原因排查→针对性处理→效果验证”的流程,快速恢复设备运行,避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。
  一、驱动系统故障:动力输出异常
  常见现象
  -电机无法启动或启动后跳闸
  -电机运转但刮泥臂不转动,伴随异响
  诊断与处理
  1.电气故障排查:先检查电源电压、断路器及接触器,若电压不稳或触点烧蚀,需调整电压至额定值(通常380V),更换损坏的接触器;若电机热继电器跳闸,需排查是否因过载导致,等待电机冷却后复位,同时检查负载是否异常。
  2.电机本身故障:若电机无响应且无电气故障,需拆解电机检查绕组,若绕组烧毁(伴随焦糊味),需重新绕制绕组或更换同型号电机;若轴承卡死,需更换电机轴承并加注润滑脂。
  二、传动系统故障:动力传递中断
  常见现象
  -驱动电机运转正常,但刮泥臂转速明显降低
  -传动部位(如减速器、联轴器)出现剧烈振动或异响
  诊断与处理
  1.减速器故障:打开减速器观察窗,若发现齿轮磨损严重、齿面崩裂,需更换损坏齿轮;若润滑油液位过低或油品变质,需补充或更换专用齿轮油(按设备说明书型号选择,如L-CKC220工业齿轮油);若轴承磨损导致异响,需拆卸减速器更换轴承。
  2.联轴器故障:检查联轴器连接螺栓,若螺栓松动或断裂,需重新紧固或更换螺栓;若联轴器弹性垫老化、变形,需更换弹性垫,确保联轴器同轴度偏差≤0.1mm,避免偏心传动导致振动。
 

 

  三、刮泥系统故障:污泥收集效率下降
  常见现象
  -刮泥臂旋转正常,但沉淀池底部污泥残留过多
  -刮泥板变形、脱落,或与池底间隙过大
  诊断与处理
  1.刮泥板问题:停机后下池检查刮泥板,若刮泥板变形,需用千斤顶矫正或更换新刮泥板;若刮泥板脱落,需重新焊接固定,确保刮泥板与池底间隙控制在5-10mm(根据污泥性质调整),避免间隙过大导致刮泥不全。
  2.污泥堵塞:若刮泥臂下方积泥过多,导致负载增大,需先停止周边传动刮泥机,用高压水枪冲洗刮泥臂及池底污泥,待污泥松动后重启设备;若排泥管堵塞,需拆卸排泥管法兰,清理管内污泥或杂物,恢复排泥通畅。
  四、行走机构故障:周边运行卡阻
  常见现象
  -周边传动刮泥机沿池边轨道行走时卡顿,甚至出现“跑偏”
  -行走轮磨损严重,轨道上出现明显划痕或杂物
  诊断与处理
  1.行走轮与轨道故障:检查行走轮,若轮缘磨损、轴承损坏,需更换行走轮组件;若轨道上有泥沙、石块等杂物,需清理轨道;若轨道变形导致卡阻,需用校直工具矫正轨道,确保轨道平整度偏差≤3mm/10m。
  2.驱动轮同步性问题:若两侧驱动轮转速不一致导致跑偏,需调整两侧驱动电机的变频参数,使转速同步;若驱动轮与轨道接触不良,需检查驱动轮气压(充气式行走轮)或调整轮轴高度,确保驱动轮紧密贴合轨道。
  所有故障处理后,需空载试运行10-15分钟,观察设备运转是否平稳,刮泥、排泥效果是否正常,确认无异常后再投入正式运行。